找到相关内容360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义理(2)

    bodhisattva-yana,又称佛。以悲智法门为,运载众生,超越三界生死,达到涅盘彼岸为目的。人天的佛教,重于积集世间福行的增上心──以“现(世)乐后(世)亦乐”为满足;声闻缘觉的佛教,重于...部众而独悟证果的缘觉人。据《俱舍论》卷十二载,修声闻已证得三果的人,将证得四果时,暂离佛之教法,聚集若干的同修人,而自修自悟者。  麟角喻独觉:指独居修行一百大劫,积足善根功德的觉者。以独居悟道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347720.html
  • 瑜伽行派概说(1)

    ,即人天、声闻、缘觉、如来。其中声闻、缘觉总称小乘,而如来名大乘。 又若按理境而言,瑜伽行派属大乘了义教,即为《解深密经》中之第三时教。此中“了”者,即显明、决定义。谓瑜伽行派对理境界定、阐发最为明确、究竟圆满,对法相之抉择梳理究极善巧方便,等等。《解深密经》云:“世尊初于一时、在婆罗疒尼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,惟为发趣声闻者,以四谛相转正法轮。虽是甚奇甚为希有,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047869.html
  • 瑜伽行派概说(2)

    亦兼摄余三。   此四之智慧境界,差异很大。人天,为世间善法,但依圣智看,仍属颠倒执着、烦扰恼乱之生死流转法。声闻、独觉,为出世间法。其智称为遍智、或一切智。彼证人空真如,断烦恼障,出离生死,入...喻定,无间顿断一切微细二障种子,令无漏种子任运圆满现行。即阿赖耶识转为第八净识。为佛果圆满转依,穷未来际利乐有情无尽。五下劣转,谓声闻与独觉,专求自利,厌苦欣寂,唯能通达人无我真如断烦恼障种,证寂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147870.html
  • 冯达庵:佛教源流(在广东佛教会讲)

    以止恶修善者皆属之。在佛学只作小学观,列入人天。哲学家以意识经验推究人生宇宙真理。而不求如何实证之道,在佛学只作中学观,列入三教中之论藏。  宗教两字,在佛学原来分门对立。何谓之教,将究研所得种种...然既成佛者洞悉入佛大道不外“无住生心”,因设教法令利根众生修习之,即生得契佛之初步境界,不待历劫经验而后明,是名一教。而钝根众生执着积习太深,难悟无住生心之旨,则须教令先除积垢,务期执着日轻,轻到不碍开悟时...

    冯达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1947923.html
  • 人生佛教的思考

    。人生佛教立足于人而直达菩萨,太虚大师总结为:“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。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。”  因此,人生佛教在弘扬中主要偏向人天善行及菩萨利他行,重视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摄。从表面来看,人天...等同于菩萨行。  人天善行包括两方面,一是自利,以佛法智慧正确处理财富、家庭等问题,以此改善人生;一是利他,包括乐善好施、热心公益事业等等,以此造福社会。但这些善行都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,当改善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648068.html
  • 阿底峽《菩提道灯》內容研究

    殷诚劝请。第2颂至第6颂是“造论宗旨”,首先判别众生的根基为三种:“下士”是人天,“中士”属小乘,“上士”为大乘。第3颂回答了第一个问题,忆念死亡,努力行善以得人天福果,算是进入佛法的下士夫。第4颂...互相诤论,愿除彼疑。后依共二问、显二问、密三问,愿将慈尊及龙猛传来教授,一切大乘深义,文少义丰,如师长所自修习,作一善论......(阿底峡)依所请,造《菩提道炬》。  由此记载可以知道,《菩提...

    张福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3149382.html
  • 关于“禅”与禅宗的反思(3)

    担任了许多行政职务,又是居士身份,因而在各种讲话中,谈宗教政策、谈佛教文化、讲行为规范与道德要求自然会多一些,但这绝不表示他提倡的人间佛教仅限于人天的境界。大家知道,赵朴老生前常诵《华严经·普贤菩萨...8、 自利与利他。世间的凡夫,不能有纯粹的利他,一切都是从自己打算而来;声闻人过分着重自心的调伏,而忽略了积极的利他。只有大乘人不仅重视身心的调治(自利) ,更着重利他,使自利行在利他行的进程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550129.html
  • 关于人间佛教的反思

    赵朴老在社会上和佛教界担任了许多行政职务,又是居士身份,因而在各种讲话中,谈宗教政策、谈佛教文化、讲行为规范与道德要求自然会多一些,但这绝不表示他提倡的人间佛教仅限于人天的境界。大家知道,赵朴老生前...顺导师所谓“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(梵化之机应慎),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”(印顺《印度之佛教·自序》)。其中的中期、后期佛教分别指印度大乘佛教兴起时期和密佛教兴起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5150268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内在精神和发展趋向

    现在这个倾向于恋世耽欲的时代,这种大乘菩萨道精神最适合现代根机,最适宜发扬的。他说,佛法中,人天是恋世的,耽恋着世间欲乐;而小乘是讲出世的,视“三界如牢狱,生死如冤家”,急切地...“三依三趣”说:一是依声闻行果趣发大乘心的正法时期,二是依天行果趣获得大乘果的像法时期,三是依人行果趣进修大乘行的末法时期。他认为,我们现在正处于末法的开始时代,如果依声闻...

    张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0650435.html
  • 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论

    、礼、智之本性;道家比儒更进一步,能使人清心寡欲、澹泊无为,离人而入于天;佛使人了悟本来面目,出入人天,救度众生。三教之学都有净化人心的功用。  (二)以三分三教  皆是“一心”之体现的儒、道、释...分辨哉!”[19]佛经中有“或边地语说四谛,或随俗语说四谛”,憨山认为,孔子和老子是人天随俗而说四谛者。这样,儒、道统一于佛,却又有其各自的职能。  憨山又以“八识”判分儒、道、佛三家,这显然和他...

    夏清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2350773.html